


《生物學快報》:科學家揭秘大型恐龍如何孵蛋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國家地理》報道,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上發表論文稱,已確認恐龍如何用特殊的方式築巢孵蛋。
研究者研究了在中國找到的40個竊蛋龍(oviraptorosaurs)的巢穴。竊蛋龍是一種類似鳥類的恐龍,有喙狀嘴和少量牙齒,部分頭上長著骨冠。
竊蛋龍生活在6500多萬年前,體重達1噸,會下蛋。科學家確認它們的蛋殼隻能承受不超過500公斤的重量,為了不把蛋壓壞,它們會用特殊的方式築巢。
論文作者之一、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的達拉.澤勒尼茨基(DarlaZelenitsky)稱,蛋是呈螺旋形堆放的,中間留出空位,這樣就不會壓壞,巢穴的直徑在35厘米到150厘米不等。科學家們發現,恐龍越大,他們在中間留出的空位就越大,恐龍蛋的堆放方法也越複雜。
相關報道:擔心身體太重壓壞恐龍蛋!大型恐龍孵蛋有妙招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參考消息網(編譯/龍君):英媒稱,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某些恐龍有一種聰明的“孵蛋”策略:坐在一圈蛋的中央而不是直接坐在蛋上麵,這能使這些蛋避開恐龍的體重,並使蛋周圍很暖和。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5月15日報道,從山雀到鴕鳥的鳥兒一般都直接坐在自己的蛋上孵蛋。但是科學家認為,一些鳥的重量級恐龍祖先可能無法在不壓壞一窩蛋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某些恐龍還有一種聰明的“孵蛋”策略:它們坐在一圈蛋中央的空地上而不是直接坐在蛋的上麵孵蛋。
研究人員研究了屬於偷蛋龍類不同科恐龍的大約30個恐龍蛋化石。偷蛋龍類是一群羽化的肉食性恐龍。日本名古屋大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田中廣平(音)領導的研究小組5月16日在《生物學通訊》上發表報告稱,這種由體型更大的偷蛋龍類下的蛋,每一窩蛋中央的空地也是最大的。
報道稱,雖然不可能單憑恐龍蛋來確定偷蛋龍類的確切品種,但研究人員根據這些蛋的大小將它們分為3個品種。最小的蛋,長度不到170毫米,被劃定為長形蛋屬,它們很可能包括體型從幾十公斤到100公斤或200公斤不等的恐龍品種——類似於今天的鴕鳥和鴯鶓。中等大小的蛋被劃定為巨型蛋屬,而最大的蛋,長度超過240毫米,被劃定為巨型長形蛋。產下最大蛋的恐龍可能有2000公斤左右的體重。
然後,研究小組測量了一窩恐龍蛋中央空地的直徑——如果有一窩蛋的話。研究小組發現,對於最大的巨型長形蛋來說,這塊空地占據了一窩蛋的大部分麵積。研究人員說,這使得最大的偷蛋龍類父母能夠撲通一聲坐在一窩蛋的中央,減輕壓在蛋上麵的重量,同時使蛋保持暖和。沒有哪一種現代鳥類已知有同樣的孵蛋風格。
相關報道:2000公斤重的恐龍為何壓不碎蛋?揭秘神秘孵蛋技巧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新浪科技(葉傾城):國外媒體報道,人們可以想像一下,體形龐大、類似鳥的遠古恐龍,其體重接近於現代犀牛。考慮到它們的重量,它們是如何孵蛋的呢?這麽重會不會將恐龍蛋壓碎呢?
如果你第一反應是它們“小心翼翼”地孵蛋,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人員對竊蛋龍(oviraptorosaurs)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竊蛋龍坐在一個類似甜甜圈的圓圈狀蛋巢,橢圓狀恐龍蛋排列其中,基於恐龍體積大小,恐龍蛋排列形狀存在一定差異。
他們分析的竊蛋龍種類,體形由小至大不等,最新研究顯示,體形較小竊蛋龍的蛋巢沒有甜甜圈中空結構,也沒有較小的中空區域,它們僅是坐在恐龍蛋上麵;而體形較大竊蛋龍的蛋巢中心有大洞,這樣它們坐在蛋巢上不會壓碎排列四周的恐龍蛋。
該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古生物學副教授達莉婭·澤勒尼茨基(Darla Zelenitsky)說:“竊蛋龍能夠適應坐在恐龍蛋上,即使它們的體重很大。”
然而,現代鳥類並不存在這種類型的“孵蛋技巧”,部分專家認為,鳥類是由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的,獸腳類恐龍主要是食肉性兩足動物,例如:竊蛋龍和霸王龍。
澤勒尼茨基說:“差不多現今所有鳥類物種都是坐在蛋上,體形最大的現代鳥類也比最大的竊蛋龍小一些。”
竊蛋龍是外貌奇特的恐龍物種,它們長著類似鸚鵡的頭部,以及沒有牙齒的喙,還有一些竊蛋龍長有頭冠,就像現代的食火雞一樣。竊蛋龍的體形大小不等,最小的竊蛋龍物種是天青石龍(Nomingia),體重大約37克,最大的竊蛋龍物種是巨盜龍(Gigantoraptor),體重大約2000公斤。
多年以來,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竊蛋龍蛋和骨骼化石,其中包括竊蛋龍媽媽坐在蛋巢上的化石證據。從技術上講,恐龍巢並未形成化石,因此科學家將保存的恐龍蛋稱為“窩”,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將它們稱為“蛋巢”。
澤勒尼茨基稱,研究人員檢查的恐龍蛋巢大約有40枚恐龍蛋,其曆史可追溯至1億至0.7億年前。竊蛋龍蛋巢中蛋排列方式看上去“非常挑剔”,這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精確測量整個蛋巢直徑,以及中間甜甜圈洞的大小。她還指出,蛋巢直徑最小有40厘米,適合體重40公斤以下小型竊蛋龍物種,蛋巢直徑最大有3.3米,適合體重1500公斤的大型竊蛋龍物種。
測量蛋巢中心甜甜圈洞大小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小型竊蛋龍能夠直徑坐在恐龍蛋上,或者坐在蛋巢中心的小洞上。與此同時,較大恐龍將它們的蛋放在離蛋巢中心較遠的位置,這意味著當它們坐下來的時候,它們的身體幾乎接觸不到恐龍蛋。
澤勒尼茨基說:“觀測結果顯示,隨著竊蛋龍物種體形增大,蛋巢無蛋區域的直徑逐漸擴大,對於體形較大物種,無蛋區域占據蛋巢多數空間。”
這些甜甜圈洞便於成年竊蛋龍坐在蛋巢上,甚至可能讓恐龍身體接觸到蛋,恐龍的身體將起到保護掩蔽作用,為新生小恐龍提供熱量。然而,如果僅是對恐龍蛋保溫,其作用效果甚微。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對於大型恐龍物種而言,這種孵化行為的效果欠佳,由於蛋巢結構的特殊性,導致恐龍很少接觸到蛋。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5月16日出版的《生物學快報》雜誌上。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